营养学有什么作用?
营养是生命和健康的基础,营养学在医学领域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人类健康的诸多要素如遗传、疾病、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有的难以改变,而营养状况是可以改变,也值得改变的方面。营养不良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病理环节,营养治疗在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一)营养与疾病预防
预防医学的目的,是在于防止某些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影响疾病发生、流行的因素,称为病因。预防疾病的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隔断病因。营养不良是许多疾病的病因,例如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均可导致各种各样的病症出现。蛋白质、能量的长期摄入不足可产生消瘦、体弱、抵抗力下降等,对疾病的易患性和死亡率有直接的影响。营养缺乏病是由于营养素摄入过多或缺乏某种营养素而引起的症状比较明显和严重的疾病,可以通过提供营养素治疗。除此之外,营养不良或不平衡还可能为许多其他疾病创造发生条件,或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例如,盲目节食导致神经性厌食症;大量进食能量密集的食物导致肥胖症和高脂血症;高脂肪摄入和低纤维摄入与大肠癌的高危及发病率有关等。从病因学角度提供必要的营养素、控制不当的营养行为和习惯,就能起到很好的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营养与疾病治疗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提出了营养与疾病治疗的"新概念",指出营养不良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营养支持能提高病人的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新概念"认为,营养不良可以是产生疾病的病因,也可以是疾病过程中各种不良反应和恶化的重要机制,因此,营养支持是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预后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因此,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已由临床营养的传统适应证进一步扩大到创伤、感染、肿瘤、器官移植等病人。同时,随着病人病情的不断变化,营养要求也不相同,营养支持是动态的治疗过程,在疾病治疗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营养治疗的目的也由原来的补充营养不足,变为适应机体代谢需要,作为某些特殊手段(化疗、放疗、体温控制疗法等)辅助治疗。近年来,进一步提出了治疗性营养的概念,通过营养的调节作用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影响病人对创伤、感染、放疗或化疗的应激反应、改善病人的预后。实验证明提高病人的肠内或肠外营养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时,病人的细胞因子生成明显减少,提示适当改变脂肪酸的类型与比例,可以发挥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等的作用。
(三)营养与康复
营养不良的病人,由于人体组织器官和免疫、内分泌代谢等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和其他并发症,不仅使原发病恶化,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和危险性。同时,营养不良病人对手术或某些特殊治疗的耐受性明显下降,不仅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大延长了病人的恢复时间。在此情况下,要达到治愈或康复的目的,就提出了一个如何改善营养状况,加快康复速度的问题。营养治疗是康复的重要手段。
(四)营养与保健
人类在长寿和延年益寿问题上,越来越重视营养保健的作用。从人类的进化和生物界的规律看,随着体重的增加,寿命也大为延长。食物充足和营养良好的灵长类和家畜都比以寻找食物为主、营养难以得到保证的动物寿命更长。因此,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实现长寿的物质基础。人类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长寿,被称之为老年病。其实,大多数老年病并非是年龄的结果,而是长期营养不良或失衡的积累。例如高脂饮食可加速动脉硬化过程;肥胖症是糖尿病和一些肿瘤发病的高危因素;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可能促进肿瘤发生等。因此,应该树立一种新的营养观,通过营养良好的综合保健获得健康和长寿,即达到体质强、寿命长和不患病或少患病的目的。营养保健可以用于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过程中的各个阶段。